公司新闻

中钢董事长袁玉珠:抢抓机遇 破局发展

发布时间:2013-09-09
新闻来源:中国冶金报

“划定区域、重点对接、让利于人、持之以恒”,秉持着这样的理念,山西中阳钢铁培育了一批市场集中度高、竞争力强、信誉度好的客户群体。虽然当前钢铁行业运行困难,但中阳钢铁一直坚持预付款提货、零库存销售。上半年,在行业亏损面达到40.7%的背景下,该公司盈利2亿元。
作为中阳钢铁的“领军人”,董事长袁玉珠对于钢铁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见解独到。在他看来,“只有倒闭的企业,没有倒闭的行业。”日前,就产能过剩、行业发展等问题,袁玉珠接受了《中国冶金报》记者的专访。他表示,要做强实体经济,当从“钢”开始。钢铁行业只有打破产能过剩、银行限贷、环保、铁矿石垄断所形成的“四面楚歌”的困境,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抢抓机遇,才能破局发展。
化解产能过剩是一个筛选的过程
  “当前,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和企业效益下滑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造成的。”袁玉珠指出,“但产能过剩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待。以钢铁行业为例,这充分说明我国的钢铁产业已成熟,足以支撑起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。可是,就目前的形势而言,钢铁行业普遍微利甚至亏损,已成为实体经济下行的主要因素之一。”
   “对于产能过剩,我们要细细剖析,到底是哪些品种供过于求,并将那些利用率低的产能削减。而且,产能过剩并不意味着产品过剩。今年我国预计进口钢材1360万吨,平均价格为8000元/吨左右。这说明我国钢铁企业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未进入。”袁玉珠指出,“其实,化解过剩产能就是对过剩产能的整合、整顿,也是一个筛选、淘汰的过程。上半年,工信部公示了第一批符合《钢铁行业规范条件》的45家企业,近期将公布第二批准入名单。第二批名单中没有上榜的企业,下一步的路将很艰难。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将被银行限贷,被要求进行环保整改以及断电、断水等。民营钢铁企业要对此作好思想准备。”
    袁玉珠表示,钢铁产能过剩是一个积重难返的问题。在化解的过程中,必须考虑到企业的银行贷款、就业等问题。例如,全国有600余家钢铁企业,总资产为4.3万亿元,其中2.8万亿元是贷款,负债率高达65%。他建议,化解钢铁产能过剩要站在产业的高度,以历史和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:一要靠市场机制,强者生存;二要靠环保,达标者准入;三要靠政府与银行,与企业形成责任共担的机制;四要靠质量,提高品种质量。

有必要对铁矿石开展反垄断调查
    “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打破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受铁矿石垄断的制约,那么即使产能过剩化解了,钢铁业发展还将受到影响。”袁玉珠说,“多年来,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一,但钢铁企业却没有在贸易活动中赢得相应的市场主导权,导致钢价涨不过矿价,钢企的利润被铁矿石‘吃掉’了。”上半年,矿石巨头力拓盈利50亿美元,而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仅为22.67亿元,钢铁主业处于亏损状态。可见,钢铁企业的脖子都被套在了三大矿石巨头的绳子上。
    对此,袁玉珠建议,一是国家有必要对铁矿石开展反垄断调查,推出关于铁矿石反垄断的具体政策和措施。例如,对于价格超过100美元/吨的铁矿石征收关税。二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组织要发挥作用,组织广大钢铁企业统一行动,定向采购、协同对接。面对高居不下的矿价,钢铁企业要盈利,只能在生产过程中精打细算,但仍无法承受矿价上涨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。因此,企业要在采购降本方面下工夫,如取消中间环节,直接与铁矿石公司对接。

形势不容乐观但危中有机
   “眼下,钢铁行业形势不容乐观,但危中有机。”袁玉珠指出,“越是在困难形势下,越是要坚定信心、认清形势、抢抓机遇、加快发展。”他提出,化解产能过剩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。去年,我国进口钢材178.74亿美元。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这一市场空间,及时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,这将是一个提升竞争力的机遇。同时,这也是钢铁企业管理升级的机遇。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建设,推进精细化管理和“两化融合”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,基础设施投入将拉动钢铁需求。如果钢铁企业能够将自身发展融入其中,将获得很好的发展机遇。此外,钢铁企业要积极研究环保政策,加大环保投入,借助国家严格环保监管和执法的契机,早日实现绿色发展。
袁玉珠认为,“在未来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,钢铁仍然会处于主导地位,这一点毋庸置疑。关键在于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发展,钢铁业也必须及时转型升级,否则将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。钢铁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创新。希望国家在财税、贷款等政策方面,加大对钢铁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。”
    对于中阳钢铁下一步的发展,袁玉珠表示,要走“精品+规模”与“产品+服务”两条路子。其中,“精品+规模”就是以现有的产业链为基础,不断升级装备,打造自主产权的精品产品,以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;“产品+服务”就是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,对接用户,提升市场满意度。